过度敏感的人,很容易因为一点芝麻小事就倍感压力,最后导致身心失衡。
本章将介绍孩子们因敏感而出现严重症状的案例。
这个孩子从小学起,就常担任班长和社团干部等职务,小六时还担任学生会副会长,成绩始终名列前茅,是个很优秀的孩子。虽然他从小五开始有过度换气的问题,但都不严重。后来上了国中,除了过度换气外,还出现头痛和忧郁的症状,第一次去看医师时,被诊断为广泛性发展障碍。
我是在他上国二后开始为他诊察,发现他确实在智能方面有言语上的偏差问题,但又不像有发展障碍。由于他是个模範生,很受大家信任,所以无法拒绝他人,什幺事都会接受,团体里只要有事他也不会袖手旁观,一旦大家出现对立争吵,他也会出面协调,所以我怀疑他会不会是因此造成心理负担。
他在一个温暖的家庭里长大,但父母都是高敏感族,所以我判断他也是个高敏感儿,才会无法拒绝他人,凡事都接受,因此造成压力过剩。
和他深谈后,更进一步得知他出现了解离症状,完全想不起来先前老师在学校里对他说过的话,看着以前自己写的笔记,也不记得曾写过,明显有严重的心理症状。
高一时,他的成绩是全学年第一名,但是升上高二后,他开始出现易怒、疲倦、神经过敏、漫不经心、听到别人说话都以为在说他的坏话、身体很难活动等症状。儘管如此,他仍然努力参与社团和学生会等各种活动,可惜愈努力身体就愈差。我相信他的青春期一定过得很痛苦。
高中毕业后,他进入离家里很远的学校就读,结果原有的种种身体症状完全消失,活力充沛到令人无法相信。他又重新投入课业和社团活动,简直让人怀疑「青春期的那些症状是怎幺回事?」
我认为他其实一直都在扮演「好孩子」,但到了陌生的土地、进入陌生的团体后,不再需要扮演好孩子,才让他有办法抛掉一切重获自由,心灵也因此得到解放。
有解离症状的孩子,人际关係似乎从幼儿期开始就有一定的倾向。因为这样的孩子会努力想达到对方描绘的感觉及期望,会去读取对方的表情和状况,避免惹对方不开心,才会被父母称讚为「好孩子」。他们很少会追究对方的责任,也很少攻击对方,当然也很少为自己说话,只会在意对方对自己的期望和情绪。这种倾向不只在面对对方时会出现,也会在必要的场合里出现,所以他们很机灵,一旦察觉现场的气氛很紧张,就会牺牲自己来配合他人。
高敏感族和高敏感孩子不只是敏感,区分自己与他人的界线也很模糊,所以容易累积负面情绪,而且他们都会先站在对方的立场替对方着想,把自己的事往后放,最后反而让自己受伤。
过度认真的孩子很危险!心思细腻的敏感小孩,很容易负面思考,也容易自责,加上多数是完美主义者,总认为「不这幺做不行」,所以经常会认真过头将自己逼到绝境。

在此介绍我曾经接触过的案例。
这个孩子从国一开始就有头痛、胸痛、无力、倦怠、疲劳感等症状,因为一直在忍耐,所以除了身体出现各种症状外,连心理也出了状况。上高中后,他终于因为严重眩晕无法行走,为他看诊的医院因此向我求助「有个这样的孩子,您能帮忙诊察吗」,于是将他转诊到我医院来。
关于眩晕,他自己描述「就像有一艘大船在暴风雨里漂浮,船上还有云霄飞车。我就像在摇晃的船上搭乘云霄飞车一样,不断地绕圈」,调查之下发现他的眩晕属于神经学上的异常。
当时他的症状有头痛、胸痛、幻视、腹痛、无力感、疲劳、焦虑,甚至有部分身体出现麻痺、疼痛的情形,差到无法上学,最后茧居在家里。
年幼时的他尤其纤细敏感,似乎什幺事都能看穿,但因为不懂得用语言说出来,让他深受困扰。他不仅能感应自己和他人的前世,也能感应命运,所以他曾因某次的持续胸痛去接受前世疗法,得知原因后,疼痛竟自然消失。他甚至对电磁波和化学物质也很敏感,曾因此事前感应到某次的大地震。
他的睡眠很浅,也常常睡不着,后来介绍他去专门治疗睡眠问题的医院求诊,测量脑波后发现,他的睡眠只能维持在浅层睡眠,中间还频繁出现瞬间觉醒。由于药物对他来说都效果太强,所以也无法让他尝试用药。
后来真正解救他的是家中宠物,因为他负责照顾小狗,得带小狗散步,是狗狗疗癒他的心灵,让他摆脱茧居状态,开始慢慢走向户外。
没有自我的孩子很危险!同调性过强,会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特质强加在自己身上,甚至是重新创造,很多孩子对这种虚假的自己感到痛苦。
有一名女孩在向我求诊之前,在别的精神科被诊断为轻度的广泛性发展障碍。但我对她的诊断是广泛性发展障碍非特定型、注意力缺失症/学习障碍倾向、忧郁与社交焦虑、高敏感族、成人儿童。
她在小学和国中时成绩优异,日常生活的评分也很好,除了注意力和记忆力稍差一点之外,言语和动作上的智能评分也很高。对她进行一个月的心理治疗后,我发现了许多事。她从幼儿期开始就和其他小孩的兴趣不同,很怕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,总是独自一个人。就学后,她也很怕和同学聊天,随时都感到疲惫,常陷入无气力状态,而且很难理解耳朵听到的事,所以也无法专心上课,只能死背课本。
上国中后,她开始叛逆、反抗母亲。后来虽然考上大学,但课业和交友仍让她吃尽苦头。之后虽然也就业了,但只要公司的指示不够明确,她就不知道该怎幺做,也无法随机应变,因此无法顺利建立人际关係,精神上被逼到绝境。于是她怀疑自己是否有发展障碍问题,所以到精神科求诊。(以下内容是徵得她本人同意后,直接引用她的手记,但为保护个人情资,细节部分稍加更改。)
我从小就无法融入周遭的世界,总觉得没有自己可以待的地方,也没有办法和家人、朋友建立亲密的关係。我对自己生活的世界和别人都没兴趣,只能接收妈妈给我的价值观,然后用这价值观来面对世界。但后来我突然发现,这不是我的价值观,以往我所认定的想法,都是妈妈给我的。若将这些全都丢掉,我就会没有自我。不消除自我来配合周遭环境,我就无法与人沟通。我甚至不知道为了生存,我应该把真正的自己摆在哪里,好像也没地方可以摆。这是非常具象徵性的症状。
我很容易受别人的情绪影响,常常因此感受到他人的情绪。待在人多的地方时,大家的各种情绪好像会往我这边冲过来,让我不只疲惫、心情也很沮丧。讲得具体一点,待在情绪表达很明显的人身边,我的疲惫感就会倍增,只要别人有一丁点愤怒或悲伤等情绪时,我就会因为这些不必要的情绪共振大受影响,结果我反而比对方还沮丧。这是很典型的敏感特质。即使对方只是稍微地抒发情绪,即使我根本不知道对方产生情绪的来龙去脉,即使我几乎不了解对方,或他只是正好擦身而过的人,我的沮丧心情也会持续一整天。就像在不知不觉中感染到对方的情绪一样。所以我从小就会逃避现实,但是这些想法会自己浮现在我脑海里,我根本无法控制。她无法像一般人一样与人随意闲聊,只能从过去的经验寻找「这时候应该这幺说」,再根据学来的经验回应对方。
要对对方的话题产生兴趣,再回应对方的闲聊方式,对我来说太困难。就连打招呼时的简单对话,我都不行,所以我根本无法与人建立人际关係。在这种情况下要与人沟通,当然会过度耗费精神,难怪会非常疲惫。
这种情形就像要一般人把平常会主动完成的事,全改成手动一样,需要高度的专注力和能量。只是稍微的闲聊,都会让我累得想躺下,有时甚至得躺上一整天。她在治疗后将这本笔记给我,不仅让我吓了一大跳,也让我决定应该徵询本人同意,分享给大家,并且应用在我日常的诊疗里。基本上,不论年龄、性别、有无发展障碍,真的有很多人对她的经验感到共鸣。让我深深明白,确实有很多人就像这个案例一样,因为发展障碍、高敏感、解离症状、依附障碍等重重而深受困扰。
相关书摘 ▶斩断「在家一条龙、在外一条虫」恶性循环,先停止自我责备的攻击
高敏感儿检测量表请以直觉回答下列问题。若认为小孩目前的状况还算符合或是过去符合,就回答「是」,若认为完全不符合或是几乎不符合时,就回答「否」。回答「是」的选项若超过十三个,表示你的小孩应该就是高敏感儿。但一般而言,比起心理测验,父母自己观察的感觉会更準确,即使答「是」的选项只有一、两个,若程度非常夸张,仍显示孩子有可能是高敏感儿。
1
容易受到惊吓。
是・否
2
抱怨衣服粗糙扎人、袜子缝线不舒服、衣服标籤磨得皮肤痒。
是・否
3
一般而言,不喜欢大的意外惊喜。
是・否
4
用温柔的劝说比严厉的处罚有效。
是・否
5
好像可以读我的心。
是・否
6
语言能力较同龄小孩成熟,会使用超龄的词彙。
是・否
7
会注意到最微小的不寻常味道。
是・否
8
幽默机智。
是・否
9
直觉强。
是・否
10
经过兴奋的一天后,难以入睡。
是・否
11
遇到重大改变有适应困难的问题。
是・否
12
如果衣服湿了或弄髒了就想要换衣服。
是・否
13
有问不完的问题。
是・否
14
是完美主义者。
是・否
15
会注意到别人的不开心。
是・否
16
喜欢安静的玩耍。
是・否
17
问深刻而需要思考的问题。
是・否
18
对痛苦非常敏感。
是・否
19
在吵杂的环境中会显得焦躁不安
是・否
20
会注意到细节(例如你动过家里的摆设或是换了髮型)。
是・否
21
爬高之前会先考虑是否安全。
是・否
22
没有陌生人在场的时候表现得比较好。
是・否
23
对事情有深刻的感受
是・否
书籍介绍本文摘录自《开启高敏感孩子天赋:儿童精神科医师给高敏感儿家长的41个养育、照顾、陪伴提案》,三采文化出版
*透过以上连结购书,《关键评论网》由此所得将全数捐赠儿福联盟。
作者:长沼睦雄
译者:萧云菁
你的孩子是不是:
衣服稍微湿或弄髒就哇哇叫,明明一点也不影响外观不喜欢衣服标籤或缝线的刺刺感觉,会在意地一直抓在家一条龙,在外一条虫,只敢在熟人面前展现本色宁可躲在角落自己玩,也不肯加入其他孩子群这样的孩子不是奇怪,而是「高敏感」!
美国精神分析专家伊莲.艾融(Elaine N.Aron)在1996年时提出全世界每5人当中就有一人是高敏感族,当发生孩子身上时,就是「高敏感儿(HSC,Highly Sensitive Child)」加上年幼的孩子不懂得用言语表达不舒服的感觉,反映出来的表现可能是哭闹、不合群、无法沟通。
别再质疑你的孩子,「难教」、「难搞」、「难相处」
小心为孩子加诸负面情绪后,让他产生「我好麻烦」、「我一点用都没有」、「我好奇怪」的负面想法,当孩子持续抱持着这样的想法成长,影响将延续一生。
临床经验超过14年,日本儿童精神科医师、HSC第一临床医师长沼睦雄,为高敏感儿及其家人撰写的专书。
本书特色:
- 第一本讨论高敏感孩子的专门书。收录高敏感孩子检测量表,确认孩子的状况。日本HSC第一临床医师长沼睦雄累积14年高敏感儿看诊经验,总结针对这些孩子的照顾建议。
